11月15日,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于理工三号楼党员之家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本次学习会的主题为“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生科院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科技强国在路上。学院党委书记张玉山,院长刘妍,党委副书记高阳,副院长潘旭明,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成员参加本次会议。



会议第一议题由张玉山领学“习近平向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致信”。
张玉山领学“5月29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重要讲话精神”。他强调,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振兴。所以我们也应抓住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的难得机遇,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
刘妍领学《新时代龙江人才振兴60条》、《新时代龙江创新发展60条》、《人才新政30条》,并对政策进行相关解读。她要求,学院全体教职工细化分解任务,压实落靠责任,精心组织谋划,为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强大动能和有力支撑。
交流发言
杨冬鹤: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长远之策必须靠教育、科技、人才。这是历史发展的结论,更是面向未来的必然。作为研究生辅导员更要加强自身师德师风建设,坚定理想信念、勤修仁爱之心,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坚守工作岗位,潜心教书育人。
金晓霞:围绕龙江人才政策的出台,充分体现了政府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它们将为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人才引进提供更加宽松的环境和有力的支持。在这些政策的引领下,哈尔滨市的未来一定会迎来新的腾飞。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为推动创新发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而努力奋斗。
殷其雷: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教育是基础。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坚持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相互支持配合,必须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提升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安欧亚:人是推动社会发展最关键的因素,尊重人才是中华民族的悠久传统。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实施新时代教育强国、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


感悟发言
隋丰阳:在未来的发展中,龙江地区应该继续加强科技创新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加强与国内外各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为中国经济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袁子奥:教育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撑,创新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教育要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我将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积极践行教育创新和教改探索,为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为祖国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陆欣鑫:根据学校的发展战略和人才需求,明确引进目的,如提升学术研究能力、改善师资结构等。尝试建立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联系,开展学术交流和人才互换,提高引进人才的多样性和国际性。建立人才储备库,对有潜力的年轻教师进行跟踪培养,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做好人才储备。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文化氛围,让引进的人才感受到学校的关怀和支持。
孟繁华:作为一名辅导员我将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学生工作的新特点,不断充实学生工作的新内涵,充分发挥辅导员在人才培养中的新作用,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培育青年,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充实学生的精神,整装学生的精神面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袁媛:我将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作用,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以真抓实干的担当、实实在在的作为,主动扛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推动青年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有助于推动我院瞄准十四五总体规划,推进党委理论工作的深入开展,准确把握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科技强国的重点任务,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筑牢人才之基。我院必将跟随党的领导,肩负起新时代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投入到未来工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