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推行“党建+生态”引领中药材绿色产业发展理念,共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5月11日,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机关第二党支部联合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开展“机关+高校”共建活动,“党建链”赋能“产业链”。

我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书记孟繁华领誓,全体党员在黑龙江省道地药材种质资源研究中心种质圃进行了庄严的重温入党誓词宣誓仪式。

与会人员一同前往种质圃参观,深入了解中药材的生长条件、栽培技艺与管护策略,进一步加深对中药材产业的了解和重视。




双方于理工三号楼315会议室开展座谈研讨会,会议由学院院长刘妍主持。刘妍主要就学院中草药研究以及黑龙江省道地药材种质资源研究中心的建立作出详细介绍。她表示,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省道地野生药材种质资源研究中心王臣教授和张欣欣副教授的带领下,研究中心近年来稳步发展,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推进人才培养计划,硕果累累。当前,我省道地中药材产业蓬勃发展,研究中心紧扣时代脉搏,深入挖掘种质资源,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王臣教授强调建立完善的种质库、保护珍稀种质资源及加强品种选育是当前研究中心的首要任务,为中药材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要严控种子质量,确保中药材纯正安全。推进生产技术标准化,优化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以提升中药材产量和质量,助力黑龙江省GAP基地提质增效。
张欣欣副教授围绕珍稀濒危种质资源的推广与市场应用作重点发言。她表示,通过科学繁育与技术研究,研究中心持续关注并致力于将珍稀濒危种质资源推广至市场,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同时,未来将建立种子质量检测中心,严格把控中药材质量,确保市场供应的中药材安全有效。


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机关第二党支部书记、法监处处长孙斌和规划产业处处长武震表示,要紧紧围绕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与种质创新提升等关键领域,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促进中药材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针对绿色种植技术、野生抚育技术等核心议题,结合黑龙江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双方共同探讨创新路径,力求在中药材产业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我院党委书记张玉山总结时指出,通过党建引领,双方共同深入探讨了黑龙江省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明确中药材产业的战略地位,指明了科技转化的方向路径。此次活动不仅加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为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学院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中药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地方经济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双方还深入交流了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情况,交流研讨结束后,与会人员共同参观了黑龙江省道地野生药材种质资源库,并重点参观部分中草药种质的收集情况,使双方深入了解我院药材种植的保存环境与发展情况。



此次党建共建活动,为双方党建工作相互学习、交流合作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双方将依托党建共建平台,共同探索党日活动新模式,开拓中药材产业创新发展的新思路,不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我省中药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奉献力量!

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机关第二党支部书记、法监处处长孙斌,规划产业处处长武震,党支部组织委员张洪睿,党支部宣传委员金信子,规划产业处三级调研员张弢,法监处二级主任科员姚明明,规划产业处四级主任科员王婵,规划产业处赵克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张玉山,院长刘妍,党委副书记高阳,副院长潘旭明,副处级辅导员杨冬鹤,办公室负责人殷其雷,植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党支部书记金晓霞,省道地野生药材种质资源研究中心主任王臣、副主任张欣欣,本科生第一党支部书记孟繁华参与本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