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婧雯/文)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现推出师德师风教育专题,走进学院优秀教师的故事,学习体悟他们高尚的师德、敬业的精神、执着的追求、无私的奉献。
个人简介
卢倩,中共党员,理学博士,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有机固废代谢与资源化,致力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土壤污染生物修复。主讲本科《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课程理论与实验部分及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年平均教学时数超过270学时。

个人事迹
自2018年入校工作以来,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始终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信条。2024年获哈尔滨师范大学第十五届优秀中青年教师教学奖。现为校级精品视频资源共享课《生命的中心法则》负责人。获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2项,发表教学论文1篇。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挑战杯、互联网+等省级以上奖励11项。近年来以第一/通讯(包含共同)作者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Bioresource Technology、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0余篇(IF>8,8篇)。获批国家发明专利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青年创新人才项目、横向课题等科研项目。
基于以往高中五年的教学工作经验,在生物科学师范类专业教学过程中,紧密衔接高中知识教学难点,有效提高学生对课程知识的重视程度与学习热情,并在教学中侧重强化学生对课程知识中与中学教学的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学中充分结合团队录制的精品视频课,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做到了理论学时少但不减知识量,达成了教学过程“提质增效”的目的,并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学生的教学反馈中,教学效果与视频课的质量得到了充分认可,受到学生的普遍好评。



心得感悟
希望用自己的热情和智慧影响和启迪更多的学生,未来将继续在教学及科研专业领域不断精进提高。